来源: admin 日期 :2020-04-21 09:57:10 浏览量:841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摘要】
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好这门功课,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帮助很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阅读思维能力差、综合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写作和表达能力欠缺等情况,本文试从创设模拟场景,提高学习兴趣;简化写作知识教学,突出技能,注重以练代学;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优化教学资源等三个方面分析浅析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难点与实破。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根据本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撰写内容充实、格式规范的应用文,可以适应职场需要,增加就业竞争力,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技工院校语文课课程标准》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列为重点,从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五版下册·应用文写作)也可以看出,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教学正受到广泛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上好应用文写作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熟练地掌握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中职学校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应用文种类繁多、写法各异,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认知、基础薄弱,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如何寻找突破口,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应用文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职业技能,是每一位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必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难点一: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写作时无从下手。
应用文注重实用性,接触社会和生活积累很重要。中职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和生活实践普遍缺乏,写作时常常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例如大部分的行政文书、合同、求职信等,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写”。具体的表现可概括为“一读就懂、一写就乱”。
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接受的灌输知识教学,现在要转化成技能训练,这个过程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特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思维方式。
突破一:创设模拟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看,在课堂上充分突出情境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至关重要。根据应用文教学特点,要让学生模拟体验写作情境,因为一切言语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和进行的,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创设问题情境是写好应用文的前提。
例如在“求职信”写作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在模拟的招聘会上,让学生在招聘者与应聘者之间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身份的转换,从自身的关注点、心理感受和需求等方面入手,来确定写作的思路、内容和要点,学生通过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从而提高撰写“求职信”的兴趣。
中职学生平时能接触到的应用文种类有限,教科书中的范文也就成了他们重要的参考内容,但是书中案例有的缺乏真实性和直观性。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找出一些生活中的“原件”作为原始材料,让学生“望、闻、问、切”,在增加可读性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与拟写,这种“情境演练”的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模拟场景还可以结合学校“迎新晚会、校运会、校园文化节、志愿者活动、课程实习”等校园生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发言稿、解说词、开幕词、演讲稿、策划书、实习计划、实习总结”等文体的写作。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难点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差。
在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是语文研究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挂在口头;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的做法还在惯性运作。应用文写作教学,几乎成了“枯燥”的代名词,这一点很多老师都深有感触。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总离不开知识要点、范文案例、写作训练等环节,在教学方式上模仿训练多、实际演练少、缺乏创新意识。这种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降低,对材料的信息把握准确度不高,总会感觉应用文内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情节性。
突破二:简化写作知识教学,突出技能,注重以练代学。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往往“重讲轻练、学用脱节”。我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着眼点是运用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因此在教学环节上要适当淡化理论体系。首先要打破“知识──范例──练习”这种以写作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将技能实训的观念引入应用文的教学中来,侧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训练,安排一些题型灵活、便于掌握的练习。
在处理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时,要将重点放在掌握应用文的格式上面。程式性是应用文主要特点之一,应用文的惯用格式是在长期使用中约定俗成的,写作时必须掌握和遵守,不能随意标新立异。要让学生通过多写多练,反复修改,在写作中掌握相应格式。同时让学生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各种社团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才能真正把应用文写作转化成一种技能训练。
另外,应用文的语言基本特点要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这个前提下,不同的文种还有其不同的特色。如公文写作注重庄重,学术论文注重严谨,社交礼仪类文书需带有感情色彩,通报批评类要义正词严,申请书要平和委婉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必须注意分辨,避免堆砌词藻、生造词语、半文不白、古奥难懂、含蓄晦涩、夸大其辞、空话套话等情况的出现,如有的学生在写“求职信”时,称谓会出现“尊敬的叔叔、阿姨”或“尊敬的大哥、大姐”之类的失误。要在写作练习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格式,突破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通过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阅读材料,正确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应用写作技能不是靠“听”来的,而是靠“练”出来和“改”出来的。
难点三:综合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写作和表达能力欠缺。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下降,写作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中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是记叙、议论等文学体裁,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的训练过程,而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必须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简朴,要转变为用逻辑思维来写作。这个变化过程很多学生不容易一下子接受,再加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如果不扎实,会感觉无法适应应用文的写作要求,特别是常常因为缺少写作素材而束手无策。
应用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语法知识缺乏、写作思路不清、文体结构混乱、主题不突出、选材不当等方面。这些对学生写好应用文影响很大。
突破三: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优化教学资源。
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照本宣科,要摒弃教学环节上僵硬单一、枯燥乏味的弊端,突破点应放在开拓与创新上面,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建构起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
从文种选择上讲,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地选择应用文的种类。对教材的处理时,侧重点要有前瞻性,如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需要自己进行写作的,必须重点掌握;对于有的应用文可能今后不一定撰写,但会经常读到甚至受其约束,可以作为一般的了解;还有一些应用文可以拓展技能,开阔眼界、触类旁通的,可以增加练与写。
从教材内容角度讲,教材中许多的范例是单纯从老师教学的角度考虑,刻意求简,造成只有筋骨,没有血肉,干瘪无味。教师平时要注意深入学生实习的企业或车间,收集和选择学生所熟知或感兴趣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写作素材,编写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特别是音像资料,直观和形象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材料,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范文应尽可能来自他们熟知的企业或名人,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真实发生和存在的,同时能体现企业文化和社会主流、道德规范或生活常识的,这样才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便于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病文诊改等写作技能训练。
总之,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将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走进企业、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单单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要做到因材施教,明确教学重点,在面临各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时,要不断地寻求突破口,围绕提高学生写作技能水平为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技工院校语文课课程标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语文》(第五版下册·应用文写作)从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应用语文》(第二版) 语文必修教材-高级 作者: 崔志峰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实用写作》(第二版)徐绍明 编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