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admin 日期 :2020-04-21 09:55:48 浏览量:661
浅谈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的转变
——技校机械基础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而且这种“填鸭式”教学还会引起学生的二度厌学情绪。而以学生对生活细节实例的观察发现为基点,点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本人针对《机械基础》课程中部分知识点所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观察发现 主动性 机械基础
一、当前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行情相对火爆,但大多数毕业生最后都在技术要求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技能型企业学生因技术不够硬而无法找到对口的专业技术岗位,纷纷改行,三年的技校专业学习白白浪费。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接轨,让学生在学习就等于在工作。
现在技校大部分学生社会实践少,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差,特别是从学习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到现在的技能性知识,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适应时间;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手机的迷恋程度越发严重,且理论学习的理解能力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但对动手、实践比较感兴趣。针对目前的技校生的学习特点,一贯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而且这种“填鸭式”教学还会引起学生的二度厌学情绪。
所以教学就必须从他们的兴趣出发,特别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技工院校已经在教学、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及校企合作等方面作了许多工作,虽然在教学中列举大量案例,以求使学生达到工作状态的情景,但收效甚微。如何达到招生就是就业,毕业就可上岗已经摆在每位教师的面前,本文就《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提出几点思考。
二、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教学法的运用
《机械基础》是技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知识点面广、抽象性强、涉及概念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也就是让学生跟着我对教材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然后通过板书列出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再通过书中的图示进行详细比较讲解,最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没有跟上,甚至开小差,课后他们一个个来提问,这样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一节课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反映对这个知识点仍比较模糊。
最近在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知识教学中,我刚开始还是按照之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讲授到实际运用知识点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回答说:“老师,公交车的车门是不是也是运用这个机构,如果它可以两边双向开启,下次人多的时候我们就不用那么落魄地挤下车了。”接着另一个又说:“老师,这个可以实现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也由此引出了曲柄与摇杆的区别,这节课下来课堂活跃度出奇的高,后面经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竟然掌握得很扎实。
这节课也引起了我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为什么之前也是用实例引入教学,但是效果却没有这么理想呢?原来之前举的实例跟生活不够贴切,原来之前没有重视学生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度,原来没有“对症下药”,发现了这些,我继续对机构密封这点知识点做了试验:
通过“放学回家是否闻到厨房里的煤气味?为什么有时候气味浓?有时候气味淡?”为引入点,带动学生对生活细节观察,发表自己观点。“老师,是因为阀门没旋紧,所以闻到煤气味。”“老师,是因为有时候阀门拧紧了,有时候阀门拧不够紧,所以有时候气味浓,有时候气味淡。”“老师,那怎么防止煤气泄露?”“老师,阀门可不可以换成不是这种螺纹密封的?”在学生的提问中,我引入了机构密封这个知识点,提出了机构密封的类别与区别。在授课过程中,有学生说起家里的水龙头也是采用螺纹密封,可是它还加入了垫圈、密封带,是不是因为它不常拧动?而煤气瓶要经常拧动,所以没有加入这些配件……学生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发现,进而转变为上课积极主动发言,之后我在其它知识点上屡试不爽。
在此种引入式学习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我又对其进行了优化,比如根据现在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十分热爱,在课前创建互动教学视频,以网络视频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当学生在老师教授到相应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前期设定的网络提问工具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可以通过抢答器对同学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并且可以现场进行操作,知识问题就在师生争先解决的氛围中得到了解决;在课后让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衍生掌握相关机械结构的特点及实际运用,并且在班级网络多媒体交流群中设置经验交流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记忆。
此种方式的教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反映能让他们感受实际工作的知识点,并且能较好地突出他们对知识点掌握的不足地方,检验学生对相关机械结构特点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能注重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些重难点还做起了备忘记录,应该说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这种由观察发现诱发主动学习教学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选好引入点,点燃其学习的兴趣。技校学生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手来,贴切实际的教学方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如知识点涉及概念多,刚开始用“满堂灌”的原始教授法,学生接受不来。而这种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的教学法把繁杂的知识点通过平常生活中的贴切实例为例,将其设置在真实生活细节中,并且利用他们爱好新媒体工具、“争强好胜”的特点,促使其学习。学生在相互“斗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了思考,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解决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一体化教学,提升仿真模拟的重要性。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实习的必要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动手机会,可能会较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厌学情绪,所以必须加强二者的有机结合。此种情况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而在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之前,最好不要急着开展下一项教学活动。因为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很容易导致实操中机床设备仪器损害甚至危害到学生身体安全。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故的出现。仿真模拟系统具备对机械设备操作全过程和运行全环境仿真模拟的功能,能将整个过程用三维图形或者二维图形的方式演示出来。该系统既可以用于机械理论教学也可以用于实操训练教学。因为通常情况下,对于技工院校来说为每一个学生配置一台实操设备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仿真模拟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就不可小觑了。在该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尝试,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的积极自主性。虽然我们提倡该种软件的使用,但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也不能完全依赖该仿真系统。应该科学地、合理地充分发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期达到克服设备不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三)推进生产顶岗、跟岗实践,落实产教结合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顶岗实习”、“跟岗实习”可以说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它即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又能为人才自身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还可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于此,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产教结合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完善2.5+0.5模式,尝试 2+1 模式,也就是学校调整教学进程,让学生提前完成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学习的任务,然后与用人企业签订协议,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订第三年的培养计划,在学校或者直接在用人单位完成第三年的培养计划。通过这一培养计划的实施,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岗位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这种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以贴切生活细节的实例为诱发点,在以实践性、操作性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专业课程领域有较大的优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明显提高。在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种由观察发现点燃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7.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张梦欣.机械基础.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4>克劳斯·贝克,石伟平,徐国庆,吕志敏(翻译).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